解铃还须系铃人。转型过程中的问题,还需要转型本身来解决。
过去,中国经济依赖投资拉动,不少传统产业由此积累了庞大的过剩产能,其中尤以煤炭和钢铁为甚。中国经济要顺利转型,过剩产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。
为解决这一难题,中国国务院2月4日发布文件指出,在近年来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的基础上,从2016年开始,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~1.5亿吨并较大幅度压缩煤炭产能。
与削减煤钢产能一起,一些工作岗位也被压缩,为此,国家将投入1000亿元用于解决职工安置、职工转岗、技能培训等方面问题。
此前,有舆论对新形势下的就业抱有疑虑,但我们也能够看到中国经济转型大背景下,新经济给就业市场带来的好消息——网约车平台滴滴出行18日发布报告显示,截至5月底,滴滴已为17个重点去产能省份提供了388.6万个就业机会。
388.6万人是个什么概念?人社部统计数据显示,2015年年末,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966万人,388.6万人占其四成。
以滴滴为代表的互联网分享经济,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成果之一,如果能有类似更多的新经济主体出现,可以预见,中国的就业难题将不再是难题。
网约车解决数百万就业问题
7月18日,滴滴出行发布《移动出行支持重点去产能省份下岗再就业报告》(以下简称报告)。
报告显示,截至今年5月底,滴滴已为中国17个重点去产能省份的30个重点城市,提供了388.6万个就业机会(含专快车和代驾),占这些省份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的7.8%。其中,有31.1万滴滴司机来自煤炭行业,21.9万人来自钢铁行业。
目前,在中国已有50万钢铁煤炭产业工人通过开网约车再就业,山西、四川、黑龙江煤炭钢铁司机占比最高。